欢迎访问北大燕园书画艺术科学教育网,本网书画超市,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名家字画”销售直通车,欢迎大家选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举办(人民网)

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举办(人民网)


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举办

6月21日至22日,由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主办的“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热爱传统文化的政界、商界、学界的精英和领袖以及北大在校学生近300人聆听了讲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殷切期望,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使命。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以“弘扬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的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发展基金,迅速筹备举办了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以实际行动深化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

6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为听众带来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的首场讲座。廖教授围绕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问题、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儒家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儒家与佛、道、法的相互关系、中西思想文化之异同等六个方面,纵横古今,出入中外,以渊博的学识、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见解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诸如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民胞物与、和而不同等核心价值,同时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他强调,中西文化各有千秋,当前的社会趋势要求我们在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时,不断吸取借鉴西方文明的思想精华。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薮,是古老华夏民族的智慧源泉,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可谓家喻户晓。基于此,21日下午,华夏国际易道研究院院长马宝善主讲了“关于《易经》哲学研究的若干问题”,解答了听众在学习和研究《易经》中常遇的问题与困惑。马院长首先强调《易经》在中华文化中的根本地位,指出在社会层面和学者层面对于《易经》经常产生的误区。接着,他认为《易经》教人树立四种观念:对应统一有原则的宇宙观、渐进循环有法则的自然观、唯变衡稳有规则的世界观、尊道贵德有德行的人生观。最后,听众就自身感兴趣的问题与马院长互动交流,气氛极其热烈!

“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回避现实,要在现实中间完成人格的培养,注重当下,学在当下,行在当下,悟在当下。”6月22日上午,著名国学大师楼宇烈教授讲述了“佛学智慧”,让听众如醍醐灌顶,领悟了佛学对现实人生的积极意义。他指出,佛教是世界最古老的一种宗教,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宗教,它主张依靠自己的智慧来净化心灵。佛学认为,万事万物因缘和合而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事物的生灭取决于因缘的聚散,因此不可执着。佛学教导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同一面明镜,物来则现,物去影消,念过即过,无所留恋和执着。佛教强调认识现象的本来面目,不仅要认识,还要觉悟,以一种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史、子、集等经典书籍也好,儒、释、道等思想学说也好,琴、棋、书、画等古典艺术也罢,其中蕴含的“道”则是相同的。古往今来,书法一直对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6月22日下午,当代著名书法家李海峰为听众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书法讲堂”。李海峰从“什么是书法”切入,详细地讲解了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和书法的形成过程。同时,考虑到书法的实践特点,在理论介绍之后,李海峰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团体会员瞿学鸿、杨长喜三人亲自挥毫为大家现场教学,从基本的握笔姿势到笔画的临摹再到作品的完成,他们都耐心予以指导。同时,吴氏太极传人李延春在一旁教起了太极拳。传统文化亦文亦武、动静结合的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雄文共赏,疑义相析。台上,学者的观点探幽寻胜;台下,观众的互动激发灵感。为期两天的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暂时落下了帷幕,听者满载而归不虚此行。大家纷纷表示,公益讲堂深化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坚定了他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产生有益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规范意义。(钟治民)


北大燕园书画教育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人:李老师,魏老师

邮箱:qxh@pku.org.cn
地址:(北京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

京ICP备140525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