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大燕园书画艺术科学教育网,本网书画超市,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名家字画”销售直通车,欢迎大家选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我中心首席研究员瞿学鸿老师赴江西景德镇考察调研

我中心首席研究员瞿学鸿老师赴江西景德镇考察调研

来源:本网    2023年4月9曰     新传硕士生:雨露/文       责编:李老师





瞿学鸿研究员与江西乐平市美协、书协、展览馆及相关领导和艺术同道共同探讨


景德镇六窑遗址



景德镇六窑遗址

周纯院长(左)徐假妹大收藏家(中) 瞿学鸿研究员(右)



周纯院长(左)徐假妹大收藏家(中) 瞿学鸿研究员(右)



        我中心首席研究员瞿学鸿老师专程来到江西景德镇调研,受到当地政府领导各界的热烈欢迎,大收藏家、鉴赏家徐假妹及景德镇自然画法研究院(筹备中)周纯院长的陪同下,首次前往中国瓷器博物馆参观考察,景德镇博物馆气势雄厚的外形结构,展示出不同凡响的瓷都风采。“昌南自昔号瓷都,中外驰名誉允孚。”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名,由一个手工业制瓷小镇发展成为一座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仰望的瓷都。千百年来,景德镇以其悠久的制瓷历史、完备的瓷业体系、精湛的制瓷技艺,美轮美奂的陶瓷制品享誉世界。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耳闻目睹了千年瓷都发展壮大的轨迹,还见识过瓷业生产过程中,繁复精细和陶瓷艺术之花的瑰丽神奇。展览馆分别展示唐、宋、元、明、清、民国、现代的名种类型瓷器,精美的瓷产品无声地诉说,它们经历不同进程和漫长的历史岁月。其中包含明代宣德青花瓷造型古朴典雅,釉色晶莹剔透,纹饰疏密有致,在明代各朝青花瓷中独领风骚,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含蓄而豪迈的精神气质,是弥足珍贵的艺术佳作。

       我们又来到景德镇民俗博物馆,沿着文化长廊,一路可供我们尽情游览。吸引眼球的制陶“拉坯”现场、宾童神窑、佑陶灵祠、瓷器工坊、精美瓷器展览和瓷品生活馆及宫廷陶瓷,各种型号窑名和众多的窑炉。譬如:龙窑、龙缸窑、青窑、狮子窑、馒头窑、风火窑、明清御用瓷窑、最古老制瓷生产作业线清代圆瓷器作坊等,不禁惊叹赞道:大饱眼福!还有传承人画舫技艺民俗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瓷业体系,涉及到社会经济和人文精神方面,堪称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

   景德镇早在宋、元时期,瓷器就随海上丝绸之路的泛海贸易船舶远销东南亚、阿拉伯和东非,输出的国家和地区达五十多处。明代永、宣之际,国力强盛,曾派巨大船队“七下”西洋,景德镇陶瓷文化影响了整个伊斯兰世界。

   景瓷不仅遍销海内外,而且将其制瓷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先后传到朝鲜、越南、泰国、日本以及波斯,再经西亚和东非传入欧洲。景德镇制瓷技术对世界影响之大,是其他任何窑场无法比拟的。

   然后我们又来到御窑厂大门后“仪门”内,发现有“奉上旨御窑厂”标旗。偌大的厂内,分为三进院落,东西两侧跨院为制瓷作坊,有旋坯、画坯、施釉、吹釉、彩画,烧窑等。御窑厂右侧,大戏台影壁正中隶书“指日高升”。内有程家巷、毕家街,这里是古代陶工作坊,厂区设有监管窑务的“景德司”。让人兴奋的是陶瓷修复过程,修复包括瓷器的检查、清洗、拼接、加固、配补、作色等一系列保护与复原的操作方法。是针对器物的“病症”对症下药,在确保器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复原陶瓷器原貌。

   宽敞的御窑厂,不知何时建了想象力丰富,极具窖洞特色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馆内全方位展示“瓷国名珠”源远流长的制瓷历史文化和历代陶瓷遗产遗物。著名文物当属清代后期“青花御窑厂圆瓷板”,直径72.5厘米,是釆用青花料绘制的以御窑厂为中心的景德镇图。十分欣赏“青花八棱葫芦瓶、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蓝地白花缠枝花卉纹菱口盘”等元代精品。

  每一个人的记忆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条泛黄的老街,无疑留在景德镇人记忆里的老街便是三闾庙老街。一条老街,承载着它曾经的历史辉煌,诉说着几代人老去的记忆。古街沿途的古老建筑结构气势恢宏、青砖黛瓦飞檐翘角,这里有毕家上弄、新当铺上弄幽深的弄堂,斑驳的木门和古井,曾是里弄生活的中心。我们参观景德镇市历史建筑——丰城会馆,还有古色古香的故宫博物院,隐藏着一段段逝去的温情岁月。

   在景德镇陶瓷艺坛的百花园中,有一株越开越艳丽的玫瑰花,这就是我羡慕已久、享誉中外的传统瓷——“青花”。青花,鲜蓝青翠,纯朴素雅,十分惹人眼。这朵瓷中娇花开放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多年的漫长历史。

   早在元代,这里已能大量生产纹饰精美,料色浓艳的“青花”。在湖田古瓷窑遗址,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印有元代“枢府”字样的青花瓷片,这是当时出产青花的最好见证。青花奇葩绽放,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这一时期的“青花”就已成为深受国内外欢迎的陶瓷艺术珍品。尤其是明代宣德、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名噪一时,令人赞叹!阿拉伯有一个传说,中国的“青花”瓷盘,可以鉴别食物的毒性,若是有毒,食物就会变色变味。

   古代的欧洲,王公贵族曾抢购中国的“青花”瓷成风,他们以珍藏“青花”瓷来炫耀自己的富有。十五世纪的萨克森国王在选帝后时,用四队近卫军与邻国君主换了十二个“青花”瓷瓶。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行程遍及多个国家,带去大批“青花瓷,多为当地博物馆所珍藏。

   建国后,“青花”这朵传统瓷器之花,开得更加艳压群芳。人民瓷厂的“青花”梧桐餐具,红光、光明瓷厂的“青花”玲珑瓷,先后荣获国务院颁发的优质产品金质奖章。

   中国瓷都——景德镇,我仿佛看到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窑工在这里胼手胝足烧造瓷器、创造奇迹、生花妙笔,瓷艺丹青。千年不衰的瓷器之路,宛若丝绸之路,历经东亚、南洋以及全世界,传输着人类永不凋谢的文明之花。



北大燕园书画教育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人:李老师,魏老师

邮箱:qxh@pku.org.cn
地址:(北京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

京ICP备140525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