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大燕园书画艺术科学教育网,本网书画超市,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名家字画”销售直通车,欢迎大家选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徐悲鸿与中国画

徐悲鸿与中国画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2年9月24曰    责编:魏老师

作者:刘万鸣





在传统中国画中,绘画以“成教化,助人伦”为目的。尤其在人物画创作中,这种功能的体现更为直接,而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等大多以自我怡情、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徐悲鸿是一位有崇高理想的爱国艺术家。他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的作品无论人物、花鸟、山水,都体现着这种责任感。他指出:“艺术家即是革命家,救国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苟能提高文化,改造社会,就是充实国力了。”

他的人物画主题突出,有着鲜明的时代感。他画奔马、雄狮、雄鹰、雄鸡、梅花、古柏、竹子等,其精神内质磊落大方,于欣赏者有强大的震撼力,鼓舞着中国画家一变传统中那些以荒率清淡为能的花鸟山水,开拓出中国花鸟山水的新格局,形成新面貌。他曾言:“欧洲哪一个复兴的国家,不是先从文艺复兴着手呢?我们别要看我们的责任小,要刻苦地从本分上干去。若此时再不振奋,起而师法造化,寻求真理,则中国虽不亡,而艺术必亡。艺术若亡,则文化顿将暗无光彩。起而代之者,将为吾敌国之日本人在世界上代表东方艺术。”这是何等的民族气概!何等的爱国情怀!徐悲鸿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将艺术存亡与国家发展相系,其艺术观影响了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也鼓舞着一代代文艺创作者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徐悲鸿的素描具有雄奇幽深、刚柔相济的艺术特点,这与他中国画的锤炼有一定的关联。他在美术实践和美术理论中,非常重视素描训练。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谈到素描在美术创作中的地位时举例说:素描与绘画的关系,就如同建造房屋一样,基础打不好,房子就盖不成,即使勉强盖成也不牢靠。所以,他提倡学习美术者要从素描入手,否则,即使能画几笔也是面目全非。

徐悲鸿在欧洲学习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钻研素描上。他研究明暗关系、结构关系、形体关系,分析了很多西方画家的原作,受益匪浅。他提出了素描的“新七法”,如位置合理、比例和谐、黑白分明等。徐悲鸿所追求的艺术精神,在其素描中有充分的体现。比如,他在素描创作中提倡宁方勿圆、宁脏勿净、宁拙毋巧,还提出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观点。这些观点,都对美术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在徐悲鸿的作品中,更打动我们内心的、吸引我们的,不是他的体面关系,而是线性结构,体现出线性语言的魅力。也就是说,在他的素描中既有体块和光影,又有东方绘画的线条神韵,体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论观点。徐悲鸿改良中国画的思想对中国现代美术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造型摆脱了明清绘画颓废的一面,呈现崭新的面貌,推动中国美术蓬勃发展。

徐悲鸿的国画作品具有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精神。徐悲鸿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对传统中国画有深厚的情感。他学习西画之前就有一个志向,学习油画是为了发展中国画。他还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这些在他的中国画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有人认为徐悲鸿的中国画创作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否定,这是不客观的。徐悲鸿的中国画艺术特征,在某些方面确实前无古人,但他对传统的否定,仅仅是他所说的“不佳者改之……西方之画可采入者融之”。他改造中国画的前提是继承,然后是对中国画萎靡之风的摒弃,但对文人画中合理的元素,他加以吸收,更带有一种强烈的向往,比如以书入画、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另外,徐悲鸿的中国画创新处在于,以西画造型融入中国画,将西方绘画中的结构、解剖、透视等元素运用于中国画创作,这些科学的绘画观及实践,是徐悲鸿中国画创作特点的体现。同时,他保持了中国绘画技法的灵魂,强调以书入画,就是以书法的笔意,写出准确合乎常理的物象。如,他画的马鬃、雄狮的项毛,得于草书、魏碑的笔法,笔意充盈,有席卷一切的气势,使他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国画属性。另外,徐悲鸿创作的国画人物,除使用传统笔墨外,还强调西画的造型、比例、结构甚至质感。

中西艺术手法的融合,使徐悲鸿的中国画带有时代感。同时,他的中国画作品始终保持着传统笔墨,是传承国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徐悲鸿的人物画创作有肖像写生、古典人物,也有主题性创作等,虽然题材不同,但都是以线条笔墨作为作品的精神支撑。墨块不是随意涂抹,而是依结构而行的书法笔势,显得沉着有力而不轻浮。线条和墨块之间既分明又含蓄,既融合又独立,有统一的整体和谐美。他的人物画开启了新中国人物画的先声,为中国人物画主题性创作树立了榜样,形成日后美术界认可的“徐蒋体系”。徐悲鸿的花鸟画打破了明清以来一些文人画无病呻吟之态,他注重写生,强调笔墨的活脱,在广大中求得精微,具有新的时代气象。徐悲鸿的山水画更是冲破传统的规矩框框,自由、奔放、有新意,但画作中表现的深厚书法功底和诗词修养,又体现其对中国画的良好传承。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北大燕园书画教育中心(版权所有)
联系人:李老师,魏老师

邮箱:qxh@pku.org.cn
地址:(北京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

京ICP备14052523号